文人骚客与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事。相信大家对阳澄湖大闸蟹的了解还没有多少年,翻翻中国历史,才知道古人对阳澄湖大闸蟹的了解是那么的彻底。他们对蟹另类的看法,真的让我们目瞪口呆。
李白的一首《月下独酌》就道出了对阳澄湖大闸蟹的看法,“蟹鳌即金液,糟秋是蓬莱,且须饮美酒,乘月醉高台”。如今盛世,吃蟹、品菊、饮酒,不只是文人的享受了,已成为寻常百姓家追求的生活品位。又到金秋蟹肥时,何不趁兴趁时美味一番。
白居易诗云“陆珍熊掌烂,海味蟹螯咸”,阳澄湖大闸蟹号称天下河鲜之首,古人论诗讲求“味外之味”,而品味一蟹的味外之味是“阳澄湖大闸蟹文化节”的应有之义。“对兹佳品酬佳节”让我们敞开人文的怀抱、舒展思想的翅膀,在历史的天空下对蟹作一番巡礼吧!
东坡肉的苏东坡,也是一位吃阳澄湖大闸蟹的美食家,他曾经以《丁公默送蝤蛑》这首绝唱换取了朋友两对蟹。后来他还写了不少咏蟹的诗,记录了当时吃蟹的方式和气氛。陆游和苏东坡一样也是爱蟹一族,“有口但可读《离骚》,有手但可持蟹螯”就记载了他吃蟹的经历。
“不识庐山辜负目,不食螃蟹辜负腹。”这是宋朝诗人苏轼对与螃蟹美味的肯定。傅肱还留下了专著《蟹谱》,还有把12种常见的蟹画成“科学挂图”的吕亢。还有收集了100多种蟹标本的负簏道人,他是中国第一位河蟹类型的研究者。
曹雪芹的名著《红楼梦》第三十八回中的螃蟹咏,更为世人所称道。阳澄湖大闸蟹味美、阳澄湖大闸蟹味鲜,因其味美,光绪帝也赞不绝口。因其味鲜,使老子顿悟非常之道“治大国若烹小鲜”,克林顿在北大演讲时就引用过这句话。
齐白石和李苦禅两位大画家,对阳澄湖大闸蟹的形态观察入微,泼墨即成,创作出了一幅幅神形兼备的螃蟹图。昆山市文化局长著名指画美术家顾鹤冲,以指蘸墨在宣纸上画出阳澄湖蟹图,无不栩栩如生列为珍品。
对古代文人的微不足道的阳澄湖大闸蟹诗句的了解,还有更多更加深厚的描述,是你们不能够想象的出来的,只能够说明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多么的深厚。我们也通过古人对蟹另类的看法,更加的了解了蟹的文化价值。
《澄蟹旺》是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员,吃蟹更有保障。有意请打电话:400-821-32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