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处中国沿海东部的江苏省,拥有海岸线近千公里,湖泊众多,水网密集,内陆水域2600万亩,是古今中外闻名的“鱼米之乡”。近年来,目前,在“中国十大名蟹”中江苏就占了八个,全省获得国家认定的无公害大闸蟹品牌达167个。太湖蓝藻的暴发、海洋赤潮的发生以及社会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。
今年以来,江苏检验检疫局深入开展“质量提升”活动和以深化十项服务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为主要内容的“春风行动”,加大了对供港澳大闸蟹的监管力度,严把企业注册、日常监管、出口发运等环节,实施注册登记制度和全过程监管模式,推行科学生态养殖方式,开展大闸蟹安全养殖的课题研究。
江苏检验检疫局坚持科技创新,实施有毒有害物质监控计划和疫病监控计划,投入200万元建立了大闸蟹检验检疫研究和培训基地,开展开放性水域大闸蟹养殖模式的研究。该局研发地理信息系统(GIS),对注册的养殖场地分布、养殖环境、养殖模式、水域分布及历年检验检疫监测数据进行分析,研究适合不同种类出境水生动物的监管系统模型。
为防止运输过程中优质大闸蟹被调包,该局对出口大闸蟹外包装加施二维码,里面记录着货物的来源、包装场、注册养殖场、网围号等详细信息。此举不仅解决了大闸蟹从中转包装场到出境口岸全过程的追溯问题,有效防止了内陆运输过程中换货、掺假等情况的发生,还方便了口岸查验人员及时了解货物的详细情况,达到了快速验放的目的。
此外,江苏检验检疫局还率先试点建设出口大闸蟹健康示范区,对蟹苗、投入品、养殖管理和出口等实行同一管理,建立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控制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控制体系,推进出口螃蟹的规模化、标准化。与此同时,该局开展检测技术攻关,制修订5个项目的行业标准,申报的《出境螃蟹检验检疫规程》已列入标准制定项目。
为了进一步保障出口大闸蟹质量安全,江苏质检部门和渔业主管部门开展太湖流域水产养殖的综合治理,在太湖、阳澄湖、滆湖、长荡湖等大面积压缩围网养殖30多万亩,积极推广循环水养殖,在全国率先实行养殖用水达标排放。同时,积极引导渔民养殖户建立规范化、标准化、生态化、景观化的生产模式,全面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,加强饵料、渔药等投入品的监管,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,实施全程质量监控,打造安全放心水产品。这种独有的水态,使育出的大闸蟹背更青、肚更白、毛更黄、爪更金、脂更腴、膏更红。
近年来,江苏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大闸蟹的安全质量,紧紧抓住生态、质量、品牌等关键环节,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,实施“从水体到餐桌”的全程质量监控,坚持走品牌发展战略。
阳澄湖大闸蟹成为维系大陆、港澳台“内部关系”的重要一部分。
《澄蟹旺》是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指定代理商,吃蟹更有保障。